每日福音反省
6月29日(五) 弟茂德後書4︰6-7,17-18 聖伯鐸及聖保祿宗徒
( 請用平靜的心祈禱 , 不急, 不忙, 給天主一點點時間)
因為我已被奠祭,我離世的時期已經近了。
這場好仗,我已打完;
這場賽跑,我已跑到終點,
這信仰,我已保持了 。
從今以後,正義的冠冕已為我預備下了,
就是主,正義的審判者,到那一日必要賞給我的;
不但賞給我,而且也賞給一切愛慕衪顯現的人…
在我初次過堂時,沒有人在我身旁,眾人都離棄了我,
願天主不歸罪於他們!但是主卻在我左右,堅固了我,
使福音的宣講藉著我而完成,使一切外邦人都能聽見;
我也從獅子口中被救了出來。
主要救我脫離各種凶惡的事,
也要使我安全地進入衪天上的國。願光榮歸於衪,於無窮世之世!阿們。
釋經小幫手
現今流行著iphone、ipad、itunes等,
把重點放在i身上,換言之,科技越發達,
人類之間可能越自我中心,i世代的傾向蓬勃發展,
使人變得自私自立,
甚至為了己利,不假思索地去傷害別人。
今天教會在同一天慶祝二位偉人宗徒,
聖伯鐸及聖保祿在羅馬的殉道日。
他們為什麼不能獨立,分別慶祝,各有一慶日呢?
可能是為了強調教會的基本精神就是合而為一。
教宗本篤十六世說到“慶祝二位宗徒的慶日…首先是慶祝教會的至公性”
(至公性的英文為Catholic,而天主教會在英語界就是Catholic Church,意思即至公教會。)
如今教會的成員來自各民族、各國家,
因著信仰而合成一個天主的大家庭,彼此都是兄弟姊妹,
天天手牽手在地球的各角落,呼喊耶穌教導我們的祈禱“我們的天父…”。
不單單只是與他人合一,也更是與天主合一,這就是至公性的意思。
顯然,這和社會的i時代精神唱反調。
在宗徒時代的羅馬,
凱撒利用武器和權勢促成民族之間短暫的統一,
教會反而用愛和分享促進合一,來與i世代對抗。
今日二位宗徒分享同一節日,
即提醒我們,基督徒的精神是在分享和彼此相愛。
僅管個人能力有多強,若沒有愛,若沒有製造共融,就是徒勞無功。
二位宗徒捨棄小我成就大我的愛主愛人精神使他們「被奠祭」。
不管是生,是死,都是把自己獻為生活、悅樂天主、團結人類的祭品。
有這麼偉大的榜樣,讓我們也緊緊地守護著至公性的信仰,
無時無刻成為天人合一的橋樑。
種下種子
你覺得教會成員之間的合一重要嗎?為什麼?
全心祈禱
主,我獻上自己做生活祭品,使眾人因愛而合一。阿們。